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智库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价值观,坚持走以数据为基础的独立、新型智库发展道路。智库关注乡村振兴、儿童福利、儿童教育、社会救助、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民生领域重大问题。智库定期产出调查报告、政策简报,搭建高水平政策交流平台,并为民政、农业农村等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智库发展大事记
2017 年,研究院首次荣登核心智库榜单,成为全国 16 家“高校智库 A 类—211 高校经济领域”的入选智库之一。
2018 年,研究院名列《2018 中国智库报告—影响力排名与政策建议》全国社会类智库专业影响力排行榜前十。
2019 年,研究院入选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系民政部在华南地区唯一一家政策理论研究基地。
2019 年,研究院入选光明日报、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
2020 年,冯帅章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获民政部 2020 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
2021 年,乡村振兴研究院(挂靠经济与社会研究院)成立,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研究水平。
2023 年,先后以发起单位身份加入广东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广东省乡村振兴智库联合会,分别担任监事单位和副会长单位。
2024年,乡村振兴研究院获评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
2025年,成功入选中国社会科学评价院“中国智库综合评价研究项目(2025)”AMI智库入库名单。
重点领域一乡村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1年,基于广东千村调查的数据库基础,暨南大学整合全校力量,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院以建设高质量的乡村振兴调查数据库、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高水平政策咨询和智力支持为己任,系统总结提炼广东乡村振兴宝贵经验,力图打造广东乡村振兴品牌,助力广东省“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研究院对标中央及广东的乡村振兴任务,研究方向包括: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研究、乡村产业振兴与美丽经济体系建设研究、城乡融合与要素流动研究、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研究、乡村振兴金融支撑研究、乡村公共服务与社会事业发展研究、乡村治理体系研究等。
1、高水平政策交流平台:
2021年-2024年,连续举办4届广东乡村振兴·千村论坛,邀请了30余位国内顶尖“三农”专家讲授乡村振兴前沿观点和案例,省农业农村厅、“百千万工程”办公室相关领导受邀出席并讲话。此外,举办了34期“乡村振兴大讲堂”系列活动,先后邀请多位高校、政府等机构乡村振兴专家传道授业解惑。

2、政策咨询服务:
与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以及地方农业农村部门建立密切合作,提供高质量政策咨询服务。先后承担了省农村固定观察点系列项目、省典型乡村社会变迁研究项目、省乡村振兴政策调查评估项目等省级项目,也关注阳江市乡贤助推乡村振兴调查研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等市级项目。此外,还承办了省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林经济专题培训班、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农产品品牌专题研修班,先后为100余名企业人员提供高质量培训课程。
乡村振兴相关项目列表 | ||
序号 | 课题名称 | 委托单位 |
1 | 广东典型乡村社会变迁研究项目 | 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指挥办 |
2 | 广东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村庄变迁研究项目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3 | 广东乡村振兴政策调查评估项目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4 | 广东省千村调查项目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5 | 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农产品品牌专题研修班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6 | 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林经济专题培训班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7 | 广东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调研 | 广东省乡村振兴局 |
8 | 阳江市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研究项目 | 阳江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 |
9 | 阳江市乡贤助推乡村振兴调查研究 | 阳江市政府 |
10 | 校地合作打造乡村振兴“大亚湾样板”“陪跑计划”项目 | 惠州市大亚湾区 |
11 | 国强公益基金会乡村振兴合作 | 国强公益基金会 |
12 | 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乡村振兴合作 | 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 |
3、成果产出:
定期产出多种形式政策成果向各相关单位汇报。基于各类实地调研项目,产出了10余份大型的调查研究报告,以及有关农村生态环境、乡村教育、农村就业与收入等50余份政策简报,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其中,8份政策简报获得厅级以上采纳和批示。同时,有关“三农”领域的20余篇文章曾在多家权威媒体发表,包括新华社、学习时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国家级和省级权威媒体。

4、担任各类智库专家,为省乡村振兴智力库添砖加瓦:
研究院先后加入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并担任监事单位,省乡村振兴智库联合会担任副会长单位。冯帅章教授先后受聘为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专家智库专家委员、省首届乡村振兴智库委员会委员、省人大“三农”咨询专家,积极为省乡村振兴事业建言献策。此外,省纪委原书记、省委原常委黄先耀同志,广东省农业厅党组成员、厅长刘棕会等省委省政府多位领导都曾来访研究院调研,与研究院专家开展座谈交流。

省乡村振兴促进会会长陈文一行来访研究院

省纪委原书记、省委原常委黄先耀同志(右一)、省委农办原副主任梁健(中)来访研究院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刘棕会(左)来访研究院
重点领域二民政政策理论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2019年,暨南大学成为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系华南地区唯一一家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冯帅章教授担任基地负责人,依托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劳动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学术优势领域和社会调查中心大规模一手调查数据,开展了一系列政策研究。基地重点关注社会救助、儿童福利、养老和婚姻等领域的政策理论研究,并产出了优质成果,引起了广泛社会影响。

1、持续对接民政部门需求,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2016-2019年,研究院连续四年承担民政部困境儿童关爱保障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第三方评估工作。同时,承担民政部、省民政厅多个有关社会救助、儿童福利、婚姻与家庭等领域的课题研究工作,多个课题获得部级课题立项,积极为民政事业建言献策。
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王克强、副主任付长良先后来访研究院,共同探讨未来合作方向,为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力支持。

民政部困境儿童关爱保障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第三方评估工作现场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克强一行调研研究院

冯帅章院长陪同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付长良一行前往惠州调研
2、聚焦优势领域,学术与政策研究结合产出成果:
共承担近20项民政相关的委托课题,其中承担民政部项目8项,国家统计局相关研究项目1项,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相关项目1项,广东省民政厅项目1项。
此外,积极将学术成果转化成为与政策紧密联系的政策简报、专题报告以及媒体文章。其中《广东省婚俗文化及婚姻改革研究》获得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政策简报14篇,其中3篇政策简报获得了批示;在媒体发表方面,相关领域共在公开媒体发表文章近50篇,包括新华网、财新网等权威媒体都发表过研究院相关研究发现和成果。2021年,冯帅章教授因长期关注和研究我国的人口流动问题,持续参与对在人口流动大背景下产生的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关爱与保护工作,被评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先进个人”。
民政政策相关课题列表 | ||
序号 | 题目 | 委托单位 |
1 | 共同富裕进程中基本生活保障的内涵及标准 | 民政部 |
2 | 国外民生民政政策在应对经济危机中的作用研究 | 民政部 |
3 | 决定中国社会救助改革方向 |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 |
4 | 留守儿童状况与问题研究 | 国家统计局 |
5 | 将低收入群体纳入低保的可行性研究 |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 |
6 | 2019年“托底性民生保障政策支持系统建设”研究 | 民政部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研究所 |
7 | 广东婚俗文化及婚姻改革研究 | 广东省民政厅 |
8 | 2016-2019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难儿童保障评估工作 | 民政部儿童福利司 |
9 | 2017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据分析 |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 |
3、搭建高质量政策交流平台。
2022年,成功举办了“决定中国社会救助改革方向”学术研讨会,并邀请到了来自学界、政界的多位嘉宾进行讨论。2017-2025年,连续成功举办九届流动人口子女学术研讨会暨政策论坛,邀请百余位专家学者、一线教师、教育工作者、慈善机构代表参会,共商中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等问题。


“决定中国社会救助改革方向”学术研讨会上,民政部办公厅主任刘喜堂参会
人口与就业
研究以数据为基础,重点关注我国劳动力市场相关政策,包括但不限于: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趋势变化;城乡劳动力的差异与融合;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不平等;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我国就业质量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
我院研究团队曾与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与发展中心、省人社厅以及智联招聘合作,关注当下人口与就业热点问题。例如,联合智联招聘发布《2023中国新型灵活就业报告》和《2024中国新型灵活就业报告》,对我国新型灵活就业最新发展趋势和供需主体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新型灵活就业已经成为传统就业的重要补充,如何规范和引导新型灵活就业的发展,是数字经济时代亟需探讨的重要议题。中新经纬、中国青年报、China Daily、经济观察报、解放日报、劳动报、广州日报等媒体给予高度关注。

冯帅章院长在“2023中国新型灵活就业报告”会上发表演讲
人口和就业相关课题列表 | ||
序号 | 题目 | 委托单位 |
1 | 就业质量动态监测专题研究 | 国家统计局 |
2 | 留守儿童状况与问题研究 | 国家统计局 |
3 | 2015年中国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追踪调查 |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
4 | 2019年全国人口与家庭动态监测调查 |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
5 | 广东人口资源趋势与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 中共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
6 | 广东人口资源趋势与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 中共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 |
7 | 广东省“十五五”时期人口发展趋势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研究 | 中共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 |
8 | 促进青年人才返乡入乡创业的优化路径以及政策机制研究 | 广东省人社厅 |
9 | 中国新型灵活就业报告2023-2024 | 智联招聘 |
结语
站在十年的里程碑前回望,IESR智库工作从一颗破土的种子,生长为一片思想的沃土。未来,研究院将以10周年为新的历史坐标,以更宏大的格局,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以更开放的视野,融通中外智慧建良言;以更坚定的担当,勇立时代潮头发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