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助理教授杨尚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8-10-12
摘要最后他说自己终于找对了方向——去做研究,去更好地理解人类探索世界的过程。

【人物名片】

       杨尚铭,IESR助理教授,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房地产系,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研究领域为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地理学。论文曾获邹志庄最佳论文奖。


       翻看IESR新教师的简历,大多是“根正苗红”的经济学专业背景,不过当中也不乏“跨界”选手,助理教授杨尚铭就是其中一位。本科在复旦大学就读物理专业,研究生开始选择了就读城市经济学专业,期间经历了去支教、去企业工作等诸多尝试,最后他说自己终于找对了方向——去做研究,去更好地理解人类探索世界的过程。

弯弯曲曲求学路

       2003年,杨尚铭进入复旦大学就读本科,物理学是他的专业。“当时报专业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信息可以获取,只能凭着自己仅有的知识范围来选择,物理比较有趣,我就选择了物理学。”而经济学在当时的杨尚铭的视野里非常陌生,可能就是“思想政治课本上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吧!

       大学对于很多从家乡走出来的孩子来说就是一个新世界,杨尚铭很迷茫,他只知道当初自己的决定不一定正确,应该还可以去改变。于是他抓住一切机会去尝试和探索不同以往的广阔世界,他去旁听感兴趣的课程,去“蹭”各种讲座。“因为我是理科生,对社科和人文类的课程接触的少,那我就去选学或旁听导论课,发现很多我都挺感兴趣的。”当时,他最感兴趣的是历史和军事,他渐渐发现,在历史的长河中,经济对于时代变迁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学物理的人被训练得要善于抓住主要因素,我觉得经济因素在历史进程当中作用重大。” 

       虽然他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但也只停留在感兴趣阶段。大学毕业后,响应上海市“三支一扶”计划,他去上海市郊区的一所中学做了支教老师。支教生活相对空闲,他开始思考:“当学生的时候,有一个主要的任务是学习,现在不是学生了,人生的目的和方向是什么?”为此他买来一些中西哲学书籍,进一步探索。西方哲学的批判精神很吸引人,但无法引起自己的共鸣。再看中国哲学,一度吸引他的是儒家之“理学”,后来陆王心学却深深地吸引了他。回忆当初,他感觉血液中沉睡的(东方文化)基因仿佛被重新激发唤醒了一样,所以他还是想继续去研究中国。因此,支教之后他决定考研,并如愿进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攻读城市经济学专业。这期间,他最大的收获是了解了许多中国的现实国情。硕士毕业后他也像大部分人一样选择了工作。然而半年后,杨尚铭觉得这种重复单调的生活并非自己所求,回忆中他形容那半年的自己“脑子快要生锈了”。于是他果断开始申请读博士,并顺利地拿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offer。

1539309929677054018.jpg

杨尚铭大学毕业时

坚信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

       在新加坡读博的5年,他全身心投入到了城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在他看来,中国从不发达国家到发达国家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并进的过程,其中必定会产生很多问题,研究城市经济学大有用武之地。当时,城市与房地产系只有开少数几门课,他都是到经济系去补充其他课程。同时,经济系仿照北美的经济学培养模式让他学到了很多。

       说到自己的物理学背景对他研究的影响时,他认为这有利有弊。利在于,物理学与经济学最大的共通之处是用模型来解释世界,这种模型的训练让他更加轻松地阅读经济学论文,更容易抓住模型语言的内容。而弊在于,在看完数学模型后容易只关注表面,而忽视了当中的经济学解释和经济学思想,那才是经济学的价值。这一点,在他看来是自己和导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符育明)之间最大的差距,他也在不断努力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

       谈到他和导师的关系,他用“亦师亦友”来形容。导师身上最让他佩服的地方就是“起死回生”的自信和能力,“有时候碰到一个问题我觉得无解、绝望的时候,导师都能够通过讨论和思考来让问题起死回生,他坚信任何问题都有答案。”同时,导师是他的好朋友,异国求学的他常常被导师邀请去他的家里做客,导师一家不遗余力地在生活和学习中帮助他。“回想起五年的读博经历能坚持下来,这和导师一直以来的支持分不开。”

       读博会遇到很多困难,其中有只身钻研问题的孤独感,也有花精力去寻找一个未知答案的不确定感。“第一次尝试自己做模型,困难真是太多了,花了一年半时间,结果数学上看做出来的还不是特别漂亮,一度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否胜任做学术工作。”后来他和其他做实证的同行交流,了解到大家也是经常花两三个月尝试一个题目后效果不好又放弃的,也就坦然了一些。幸运的是,后来柳暗花明,他比较迅速地写出了其他两篇,完成了毕业论文。

       他的第一篇论文是有关中国产业转移的研究,关注的是企业从沿海转移至内地以及其中政策可能发挥作用的原因。这个问题在硕士阶段就引起了杨尚铭的关注,但是限于“功力不足”,他只好“不明所以”。博士期间,《经济学人》和《金融时报》都不时地关注和报道该问题,他认为这有可能改变全球产业链的地理格局。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对贸易有什么影响?杨尚铭和导师讨论了很多,导师虽然有繁忙的教学和行政事务,但仍然抽时间找他来讨论,每次两个多小时的讨论过后,问题逐渐清楚了许多,他便开始着手建立模型。最初,他观察到沿海劳工荒以及工资的上升,而且报道的采访中选择迁移的厂家都直言沿海劳动成本太高, “这就是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在进一步阅读文献的过程中,他发现制造业从集中到分散是现今发达国家历史上多都走过的历程,那么问题就升级为一般性的讨论:这样的经济地理的转变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吗?其转变是否最优?杨尚铭目前仍在继续进行着这项研究,并且“想把数学做的美一点”。

   IESR有年轻学者理想的工作环境

       “参加了IESR的面试后,面试人员发了一本宣传册,我浏览过后就被震惊到了,这个年轻的学院举办的学术活动如此频繁,而且会请很多知名教授和研究者!”杨尚铭回想起当时IESR给他的感觉还很激动。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了解到IESR的老师大多比较年轻,大家相处起来也比较有共同话题。慎重考虑之后,他就决定要加入IESR了。经济学领域中决心走学术道路的人,在当初做选择时都可能面临过业界的诱惑和走学术道路后的压力。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他们的决心多数很强。因此这个时候,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就是非常重要的。“IESR院长冯帅章教授倾注精力在创造这样一个环境,确实让人敬佩。”

       谈到未来在IESR的规划和打算,他说:“花时间和精力把博士的几篇论文改写好,希望能够发表,同时,可以在教学方面做得更好。”现在,他被任为IESR大二年级的班主任。他说自己的大学同学们至今都像家人一样,所以他也希望带领的班级也能成为一个团结活泼温暖的集体,能给同学们保存一段美好又充满激情的回忆。

1539310071607003878.jpg

杨尚铭在IESR办公室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