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彭晨熙,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2021级经济学(国际化创新班)本科生,曾获优秀本科生一等奖学金、王老吉奖学金、黄乾亨奖学金、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铜奖、四川省运动会游泳锦标赛团体接力赛银牌和铜牌,以及暨南大学优秀学生和优秀共青团员、遂宁市优秀运动员等荣誉称号。
现已获得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统计硕士和纽约大学(NYU)数据科学硕士项目的录取。
作为经济学本科生却选择在硕士阶段深耕统计与数据科学,这是一个大胆的跨界。据悉,往届的学姐学长中还没有直接申请纯统计或数据科学的先例,而彭晨熙选择当这第一人。从经济学迈向统计与数据科学的交叉领域,彭晨熙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什么是勇气与探索,什么是挑战与热爱。
01兴趣挖掘时的乍现灵光
彭晨熙的跨专业之路始于探索未知的强烈驱动力。2024年写课程论文的时候,彭晨熙的脑子里面时常会迸发出一些有趣的灵光,比如社交网络分析、peer effect等课题。然而,当时她深感自己在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上的不足,难以对这些话题进行深入的挖掘。一次偶然的机会,彭晨熙了解到一个夏校项目,其中包含了社会科学和计算等交叉领域的内容,这恰好触动了她的兴趣点。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在夏校的学习中,彭晨熙不仅掌握了更多技能,更重要的是,她确证了自己对这一交叉领域的探索欲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这种全新的研究范式与传统实证经济学截然不同,是一个更加广阔的学术视野,这也为她后续的留学申请埋下了伏笔。
大四第一学期,她选修了史炜老师的《经济学实证前沿》,进一步深入学习了前沿实证经济学所运用的先进技术,如深度学习、文本分析等,同时也接触到了诸如同伴效应、空间计量经济学等需要数学建模的研究话题,以及合成DID等前沿实证策略。
彭晨熙笑称这门课其实和她想象的不一样,后悔没有在大三早点选修,这些学习经历更加坚定了她跨专业的决心。虽然彭晨熙在较晚的时候才明确了自己的申请方向,可一旦下定决心,她便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留学准备中。
图:彭晨熙生活照
02 跨界转向中的引航星光
在IESR的学习经历,为彭晨熙的跨界之旅筑牢了坚实的基石。IESR的老师们以饱满的学术热情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激发了她对学术殿堂的无限向往。
在采访中,彭晨熙特别提到了几位对她影响深远的老师:“严子中老师教授的《计算机编程》带我走进了用Python进行数据分析的世界,课程作业让我们复现最大似然估计过程,我从中意识到会调用模型还不够,还需要明白模型是如何实现的;谢斌老师教授的《计量经济学》带我走进了实证经济学的大门;邱筠老师教的Stata操作也十分有帮助,能很快就应用到自己的学术研究中。”
此外,唐立鑫、史炜、陈思宇、薛森、王子健、刘丛、张毅等各位老师都在学术研究和未来规划上给予她很多帮助,在每一次交流中,老师们都会不遗余力地分享自己的看法,引导和启迪着彭晨熙下一步的思考。
她感激地说:“我觉得IESR的最大的特色就是你能遇到很多很优秀的老师,他们都拥有很强的学术背景和实力,和他们的每一次交流都能让我收获很多。我很感谢他们都很愿意和本科生进行交流。”
IESR不仅提供了优质的师资,还定期举办各种论坛和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开展学术交流,这为彭晨熙提供了和学术泰斗面对面互动的机会。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Heckman教授曾经到访暨南大学,分享关于幼儿学习的微观动力学与测量的前沿研究,彭晨熙有幸和教授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在谈及与Heckman教授的对话时,彭晨熙依然难掩激动之情。“当时我在一个关注流动儿童的公益组织进行实习,主要负责调研板块。我观察到目前有关儿童早期干预项目在落地时所遇到的困境,于是想了解Heckman教授对这些困境的看法。”彭晨熙回忆道。
这次对话不仅让她对学术前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让她从教授那里获取了宝贵的建议。
去年4月,彭晨熙也曾一度陷入迷茫。是选择稳妥但常规的项目,还是勇敢跨入充满挑战的全新领域?
在关键时刻,黄颖微学姐的帮助和鼓励为她点亮了一盏明灯。“当时我没有想过申请统计或数据科学,是黄颖微学姐帮我梳理当前的困惑,给我DIY的建议,帮我留意一些信息,然后和我分享她的想法。期间有想过放弃,但是她就鼓励我让我去尝试,利用仅有的时间去丰富自己的经历,做一些编程项目。”
在写文书和选校的过程中,陈思宇、史炜、唐立鑫、严子中等老师的建议,让她的文书思路愈发清晰。彭晨熙笑称自己的简历反反复复修改了七八次,但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优秀的老师、敬仰的学术大咖、热心的学姐,宛如点点星光,穿透航行路上的迷雾,铺设出一条光明而坚定的轨迹,照亮彭晨熙向彼岸前行的方向。
图:与Heckman教授面对面交流合影,右三为彭晨熙
03 明日启程前的绮梦晨光
功夫不负有心人,截至目前,彭晨熙已经收到了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统计硕士和纽约大学(NYU)数据科学硕士项目的offer,其余几个申请也在陆续出结果。
NYU坐落于繁华的都市,拥有丰富的实习资源与得天独厚的求职优势;UIUC所处的环境相对偏远但安静,适合潜心治学,学费和生活成本都要小得多。
对于最终的结果,彭晨熙还不着急下决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彭晨熙对留学生活满怀憧憬,这不仅是对外面新天地的探索,更是对自我潜能的深度挖掘。
“已经从很多留学过或正在留学的学姐那里看到太多美景了,我真的好想去看看未曾踏足的风景!”彭晨熙两眼放光,充满了无尽的期待与向往。
与此同时,她也希望挑战更高难度的课程项目,学习更多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结识更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与他们交流思想、碰撞火花。
“保持好奇心,勇敢去探索。”这是彭晨熙想要传达的跨专业申请的诀窍。她将经济学的思维锻造成锚,以数据科学的技能为帆,驶向太平洋对岸继续求索。
远方虽远,行则将至,相信她已经整理好行囊,迎着明日崭新的晨曦,准备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