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暨南论道”公开讲座系列第56讲:北京大学易君健教授:How You Pay Drives What You Choose: Health Savings Accounts versus Cash in Health Insurance Plan Choice

2024-07-01
摘要易君健教授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医疗与健康经济学、医疗与健康大数据分析。

5月23日,北京大学易君健教授受邀在我院“暨南论道”公开系列讲座中进行了题为“How You Pay Drives What You Choose: Health Savings Accounts versus Cash in Health Insurance Plan Choice”的演讲分享。易君健现任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国发院经济学教授,同时担任《经济学》(季刊)执行主编和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副主编。他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医疗与健康经济学、医疗与健康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劳动和人口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他的科研成果先后发表于经济学、管理学、人口学、公共卫生等领域内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包括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Management Science、Demography、Lancet和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等。本次讲座由我院教授Shiko Maruyama主持。

健康保险计划的选择对家庭而言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财务决策。然而,现有文献揭示,个人在挑选健康保险时往往偏离新古典经济模型的预测,表现出对保费的过度关注,而忽视了自付费用(Out-of-Pocket,OOP)。这种现象与经济学中资金的可替代性原则(the principle of fungibility)相悖。易君健教授引入Thaler(1990,1999)的心理账户理论(Mental Accounting Theory),探讨在健康保险决策中表现出的这种行为偏差——即使保费和自付费用在经济上是等价的,人们仍可能因为它们在心理账户中的不同分类而对它们做出不同的反应。


易君健教授

随着医疗成本的上升,个人和政府越来越关注如何有效管理健康风险。医疗储蓄账户作为一项政策工具,鼓励个人储蓄以应对未来医疗费用。新加坡的MediSave计划是此类账户的典型案例,它不仅允许居民使用储蓄支付医疗费用,还可以支付公共和私人健康保险的保费。易君健教授及其团队利用新加坡MediSave计划的年龄限制变化,采用断点回归和双重差分方法,分析了保费支付方式对健康保险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当50岁时,根据政策,个人首次需要使用现金支付部分保费,此时人们倾向于选择覆盖范围较小保费也更低的保险计划。

条件逻辑回归模型进一步揭示,研究发现,当保费通过MediSave账户支付时,个人对保费的敏感度显著降低。相比之下,当保费需要以现金支付时,个人对保费的敏感度则显著提高。这表明,人们可能将MediSave和现金归入不同的心理账户,并表现出不同的购买健康保险的边际倾向。研究排除了其他可能的解释,如流动性约束、对可替代性的误解、现时偏好和显著性偏差,但目前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结构模型的局限性影响。

易君健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结果对行为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它扩展了心理账户理论的应用范围,从消费品的选择扩大到涉及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决策。通过探讨新加坡的创新设计,他们发现扩大医疗储蓄账户支付保费的用途可以有效缩小覆盖范围差距,并减少选择不一致和逆向选择,这为政策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