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下午,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CEEE)所长史耀疆教授受邀担任我院举办的“暨南论道”公开系列讲座主讲嘉宾,开展了题为“随机干预实验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的20年发展”的公开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院长冯帅章教授主持。
史耀疆教授首先介绍了随机干预实验方法的背景及经济学使用随机干预实验方法开展研究的国际经验。为了尽量提供客观证据支持医疗决策,循证医学建立了“证据金字塔”,为证据质量进行评级。据此对人文社科领域的证据进行分类,证据质量从高到底分别为:系统综述(Systematic Review)—— 随机干预实验 —— 准实验 —— 案例分析 —— 专家观点和看法。其中随机干预试验常被用于模拟政策或者方案,评估哪些政策或者方案起作用。随机干预实验的实施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基线调查;第二步是政策干预或随机干预试验,将样本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和对照组;第三步是评估调查。干预组和对照组在结果上的差异可以完全归因于干预措施。麻省理工学院反贫困行动实验室(J-PAL)从2003年成立以来,在全球83个国家开展了1200多项随机干预影响评估研究,将影响评估广泛应用于南非、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政府的社会决策中。来自J-PAL的三位学者因其使用随机干预实验的方法解决全球贫困和发展的问题的杰出成就,获得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史耀疆教授
接着,史耀疆教授介绍了随机干预实验的理论和方法。随机干预实验通过随机化解决选择性偏误,是解决选择性偏误的最优方法。随机干预实验分为设计、执行和分析三个过程。随机干预实验的设计分为:提出问题、提出干预、环境准备、抽样及分配、干预准备与内容开发和伦理审查六个步骤。史耀疆教授结合实地项目详细地分享了设计随机干预实验的每个步骤的方法和经验。在随机干预实验的执行中,着重强调了随机分配过程的质量控制,保证“随机性”不受到干扰。并在实施干预时采取标准化的干预流程,避免产生“霍桑效应”和“约翰亨利效应”。还需要对干预的执行全程监测,记录样本的变化和各个阶段的成本。在随机干预实验影响效果的分析中,需要按照分析步骤进行处理,对因果关系的机制黑箱进行解读。
2007年,国内研究团队与国外学者合作在中国开展了第一个农村教育领域的随机干预实验研究,评估“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老师培训”项目的影响,发现项目显著改善了寄宿学生的健康状况,减少了其不良行为。然后,史耀疆教授介绍了他围绕农村教育与人力资本培育开展随机干预实验的经验,包括:农村教师发展与教育;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农村学生营养、健康与教育;农村婴幼儿早期发展四个领域。
最后,史耀疆教授展望了我国实验方法的下一步发展方向,他认为随机干预实验项目的设计要考虑其政策性,开展具有政策价值、易于推广的项目,帮助快速筛选出可能的政策方向。
在此次讲座中,史耀疆教授的分享十分精彩,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在交流环节,他耐心解答了在座师生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