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更迭,万物循生。今天是2022年12月31日,这也意味着不平凡的2022年即将翻过最后一页。明天我们迎来的是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023。回望过去的一年,研究院全体师生携手风雨,笃行不怠,在学术科研、国际交流、人才培养、数据调研、智库建设等各方面都写出了圆满的答卷。
以下,让我们一起对这一年的美好时刻进行重新梳理和记录,笑看来时路,阔步新征程!
01 学术科研篇
为建设一支具备国际视野且立足本国现实国情、极具科研创造力的优秀人才队伍,研究院严把人才引进关,优化师资队伍结构,2022年新引进了2名海外人才,分别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罗彻斯特大学。目前共有全职教师41人,境外教育背景人才比例高达90%。
国际论文发表成绩单上,研究院今年再添亮眼一笔。2022年研究院全职教师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或已被正式接收论文达27篇,其中包括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经济学(季刊)》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助推应用经济学排名持续攀升。根据2022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2022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暨南大学经济学科均排进全国前十,位列全省首位。同时,暨南大学经济学与商学在2022年9月首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科研立项方面,研究院也是佳音不断。2022年度研究院共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
02 国际交流篇
2022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仍在持续。疫情面前,研究院坚持“国际化”的办院特色,积极开展高频率、高质量、多样化的学术活动,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支撑暨南师生开展国际水准的学术研究,促进暨南经济学学科高质量发展。
依托互联网及线上会议平台,研究院本年度共举办学术活动超40场,总计参与超2000人次,其中与海外院校、学术机构共举办国际学术会议6场,包括IESR数量宏观经济学研讨会、第五届IESR-GLO劳动经济学研讨会等。常规Seminar 学术讲座27场,平均每两周就有1位嘉宾来研究院交流。高端系列学术讲座“暨南论道”共举办5场,邀请了耶鲁大学陈晓红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Patrick Kline教授、康奈尔大学Panle Jia Barwick教授等一流学者开展线上讲座。此外,研究院还定期组织如实证经济阅读小组、brownbag semina分享会以及针对研究院青年教师学术能力发展等研究院内部活动,促进了师生间的合作交流。
同时,研究院继续与芝加哥大学第六年合作举办“社会经济不平等”暑期学校,共收到超150名全球学者申请,最终审核通过来自全球五大洲46所大学或机构的64名青年学者进行参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暑期学校授课团队由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James Heckman教授领衔,授课教师还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Petra Todd教授、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胡颖尧教授、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史晓霞教授以及中国台湾中研院许育进教授。研究院还积极拓展海外硕士培养和交流项目,与3所海外院校结成新的合作,目前,共与8所海(境)院校签订了15项合作项目。
03 人才培养篇
今年研究院人才培养方面呈现出“量增质升”的良好态势,学生科研成绩结硕果,毕业去向良好。研究院继续与外国语学院合作开设“国际组织精英人才实验班”,以“第二课堂”的形式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4-11月,暨南大学经济学科首届“新文科经济学拔尖人才计划”顺利完成第一期科研训练,共选拔22名学生参加,累计完成了近20次经济学相关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并举办了10余次师生午餐会,2次学生汇报,取得了良好培养效果和学子积极反馈。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研究院学生获“国-省-校“三级立项共17项,2022“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获银奖、铜奖各1项,取得该赛事零的突破。值得一提的是,2019级本科生廖浩业与导师马森合作论文(合作者:Hao Xue)被国际权威期刊China Economic Review接受发表。另外,还有多位老师共同指导本院研究生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论文,如香港大学在读博士生周彦(IESR 2020届硕士毕业生)与薄诗雨副教授、刘丛副教授的合作论文发表于发展经济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20级硕士生魏婧冉与史炜副教授的合作论文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China Economic Review,2019级博士研究生李景荣与李博文的合作论文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等。
2022年的37名本科毕业生超过六成成功升学深造,其中境外知名高校升学占比80%,值得一提的是境外录取院校均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等2022 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的境外知名高校,两名本科生更是直接获得北美、英国应用经济系博士项目offer。
以优教促优学,研究院一直以来都重视教学质量,鼓励青年教师打磨教学功底,积极参加教学竞赛,今年更是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青年教师陈思宇老师获得广东省第六届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的佳绩。同时,研究院还获得两项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立项,分别是严子中老师主编的《计量经济学编程》课程获得教材资助项目立项和依托研究院下辖的社会调查中心建立的暨南大学社会调查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获准立项。
04 数据调研篇
2022年,研究院下辖的社会调查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坚持脚丈南粤乡土,以数据记录民情呼声与社会发展动态。中心核心项目广东千村调查顺利完成第五轮实地访问。今年共计156名高校学子作为访问员和核查员参与到广东16个区县的入户访问和数据质量控制工作中,通过中心完全自主开发的计算机辅助面访系统,采集有效样本63个行政村和1757户农村家庭,行政村层面样本追访率100%,家户层面追访率达91.4%。
绵竹儿童认知与非认知能力发展追踪项目进一步深化儿童早期发展研究,新增了书信陪伴和课程干预实验,并正根据疫情政策第五轮追踪访问作动态调整。多年收集的数据也正逐步产出学术成果。今年年初,项目发起人冯帅章教授、助理教授韩昱洁和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绵竹项目顾问詹姆斯·赫克曼教授级团队基于绵竹儿童数据合作形成的论文Comparing the reliability and predictive power of child正式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NAS),论述了关于儿童非认知能力科学测量方式的研究成果。
基于与多个政府部门及兄弟高校的良好合作关系,今年,中心还承担了乡村振兴评估、扫黑除恶等与民生热点息息相关的委托调查项目。发挥自身调查专业优势,支撑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行稳致远。
调查执行的背后,是中心对自身技术核心的专业化和智能化发展的注重,是对建设高质量数据库目标的追求。今年,中心自主开发的调查系统已通过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二级认证,为调查执行和数据安全保驾护航。在数据库建设方面,中心持续运行和维护数据平台,为暨大经济学科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此外,中心还积极盘活调查资源,搭建专业交流平台,创新实践形式助力育人。2022年中心共举办“社会调查与应用”系列讲座7期,共吸引1300余名国内外听众参与;开设了本科生通选课“调查方法与应用”,促进广大师生拓展调查数据领域视野,积攒学术功底和素养。
05 智库建设篇
今年研究院联合乡村振兴研究院继续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开展多项大型社会调查及专项调研,产出丰硕的调研成果和政策成果。年内研究团队先后赴佛山碧桂园万亩农业产业园、清远英德调研农业产业园、阳江乡村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并形成了相关调研报告。9月,研究院受政府部门委托,还开展了广东乡村振兴政策调查评估项目的实地调研,了解近年来广东乡村振兴政策实施情况。2022年共完成《广东千村调查2021年研究报告》等5篇大型调研报告。同时,研究院精准对接政策需求,为相关部门提供智力支持,共计报送智库专报18期,其中《五华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擂台赛” 模式分析报告》获批示。
以交流促提升,2022年研究院还积极邀请了学界、业界的资深专家开展 13期“乡村振兴大讲堂”,举办了 “第六届流动人口子女学术研讨会暨政策论坛”、2022年广东乡村振兴高端论坛等高质量的政策论坛,筑造高水平政策研究交流平台。另外,为激发青年研究员创新和提升,研究院设立了年度研究课题,吸引各全职以及兼职研究员积极申报,为乡村振兴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资助支持。
结语
再见,2022!你好,2023!站在崭新起点上,研究院将以昨日为滋养,坚定初心,持续深耕中国经济学,立足实际谋大局,脚踏实地做研究,积极做好本土与国际的学术交流桥梁,坚持培育有远大理想、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担当、有真才实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肩负立德树人、科研创新、服务国家等重大使命而砥砺前行。
最后,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谨向长期关心与支持研究院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致以最衷心的问候和最诚挚的感谢!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致知力行,奋楫扬帆,以青春和奋斗书写壮美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