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1年5月19日上午,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Peter Kuhn教授受我院暨南论道活动邀请,于线上平台作题为 “What Happens When Employers Can No Longer Discriminate in Job Ads? Evidence from a Chinese Job Board” 的主题讲座。本期讲座由我院院长冯帅章教授和副院长张思思副教授主持。
冯帅章教授主持讲座
Peter Kuhn是劳动和人事经济学家,研究兴趣包括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离职成本、中国劳动力市场以及互联网招聘平台在就业匹配中的作用等。他的研究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和福特基金会(Ford Foundation)等机构的资助。他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劳工研究所(IZA)和经济研究中心(CES)的研究员,目前担任The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的联合编辑,并担任AEJ: Applied、The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和Labour Economics的编委会成员。他同时是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新出版的人事经济学教科书的作者。
Peter Kuhn在此次讲座中分享了一项他关于招聘广告中性别歧视的合作研究。这项研究以一家中国互联网招聘平台为例, 考察禁止招聘广告中出现明显性别要求字样对缓解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问题的作用。
线上讲座
首先,Peter Kuhn指出,为消除性别歧视、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提升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效率,许多国家开始陆续禁止招聘广告中出现明显的性别要求。但禁令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以及分别对雇主和男女性求职者产生怎样的影响仍未可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Peter Kuhn和他的合作者首先根据禁令颁布前招聘广告的性别要求将工作分为三种:只招聘女性的工作岗位(F)、只招聘男性的工作岗位(M)以及无性别要求的工作岗位(N)。尽管只有F和M 类工作(占比25%)直接受到禁令的影响,但禁令也可能通过溢出效应和一般均衡效应对N类工作产生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研究中,他们没有将N类工作作为F和M 类工作的对照组,而是利用断点回归设计估计了禁令的执行对全部类型工作(F、N和M)招聘结果的影响。
具体来说,他们利用 2019年3月1日网站在无提前告知雇主以及求职者的情形下要求所有招聘广告取消对性别要求的字样。由于禁令日期发生的随机性,他们比较禁令发生前后女性在三种类型工作中的申请比例和回电比例,从而衡量禁令的作用效果。文章观察期为禁令发生前一年到禁令发生后30天以减少季节性波动可能造成的影响。除此之外,文章还采用了DID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测试,结果稳健。
研究发现,禁令执行后,女性求职者申请M 类工作的比例提高了3.0个百分点,幅度提升为63%;而男性求职者申请F 类工作的比例提高了9.9个百分点,幅度提升为146%。在控制求职者提出申请后,男女性收到回电的比例并无显著区别。这说明禁令在推动求职者突破性别刻板印象广泛申请各类型工作有积极促进作用,然而对雇主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作用甚微。
在此次讲座中,Peter Kuhn教授与参会人员积极互动,对参会人员的提问都作出了详细的解答,讲座气氛热烈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