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张淑婷,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IESR)2018级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学、城市经济学。2021年,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曼海姆大学、华盛顿州立大学等高校的博士录取资格。研究生期间,曾获暨南大学推免生奖学金、暨南大学二等学业奖学金。
张淑婷
从一知半解到抓住兴趣
本科时期,张淑婷对于经济学并没有明确的认知,抱着简单的“大热专业”“好找工作”的想法进了大学。因为在基地班学习的内容更偏理论化,加之最初的“高中生心态”,她对经济学并不感冒。偶然的一次机会,张淑婷接触到了一些课程之外的经济学研究著作和资料,这些新鲜的内容吸引她去阅读探究,这个过程为张淑婷打开了新的大门,也扭转了她的固有观念。“原来经济学并非我想象中的那么枯燥,也并没有浮于表面,而是很扎实的、有依据的。”回想起自己当初的懵懂,淑婷笑着说。
作为一个来自北方的女孩儿,淑婷对自己的家乡有着深切的关注。“每到冬天,雾霾就会非常严重,这已经是常态了。”刚到广州时,淑婷本以为能看到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南方美景,但实际上南方的空气也并没有满足她的想象。由此,她联想到,这可能与工业区污染有关。出于对环境的关注,张淑婷了解到,“过去我一直觉得个人和企业带来的各种污染虽然严重,但一般是行政处罚。但随着深入了解,发现环境污染可以上升到刑事犯罪的层面,由检察院提起公诉”,这个出乎意料的发现驱使她开始研究与此相关的问题。
张淑婷与同学在白云山
从一个想法到一个项目
一个想法从在大脑中迸发到落地需要经历一个困难重重的复杂过程。
“那时候几乎是每周都要跟老师们聊很久很久,是薄诗雨老师和朱宏佳老师帮助我厘清了自己的思考路线和研究方向。”
薄诗雨老师是张淑婷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也是当时面试她的老师。“我们当时聊了两个多小时。”提起当时的经历,淑婷记忆犹新。对于张淑婷来说,这位导师不仅仅是指导者,更是她研究之路上的引路人。淑婷所在的师门并没有定期例会,但与薄老师的联系却从未断过,平时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或者产生新的想法,都可以随时与老师沟通。另外,因为她在研究生时期有了一个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想法,导师便向淑婷介绍了学院的朱宏佳老师,这才有了之后对“电力短缺和腐败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
研究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在新项目推进过程中,面对着数据样本过大、对研究地域的实际情况不了解等种种问题,张淑婷也曾一筹莫展,兀自烦恼。提到这一项目,她感慨万分,“老师们给了我很多帮助。”因为项目落脚于亚洲的发展中国家,网络上能够找到的资料十分有限,老师们常常同淑婷分享自己的见闻以拓宽思路,同时还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指导她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张淑婷收获颇丰。“还是挺棘手的,不过攻克这些难关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为了使数据处理更有效,每一步都更可靠,她在同学的帮助下学习了Python和ArcGIS,最终使工作得以圆满完成。除此之外,这些经历也使得她适应了高效的工作方式和高强度的研究压力,从而为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打开视野,是前行路上的重要议题
成长的过程中,值得感谢的除了诲人不倦的导师,还有关怀备至的行政老师们。“毫不夸张地说,在IESR我真切感受到了做学生的快乐。”张淑婷告诉笔者,学院的行政老师非常认真负责,不但会帮助学生筛选真正值得参加的活动和项目,也在用心关注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状态。“唐飞燕老师和黎莉老师就像我们的朋友。”因为有了这样的背后支撑,张淑婷在IESR的日子里可以静下心来,认真去做自己的研究,合理支配自己的时间。
“IESR对我来说像一扇窗,三年的经历告诉我,这个选择没错。”前行的路上,有了良好的平台和丰富的专业信息会事半功倍。张淑婷说从来到这里的第一天起,IESR就为她带来了很多新鲜感受,亲和的老师、融洽的氛围、专业的知识以及多样的项目和交流机会,这些像是学术之旅上的一条牵引绳,将淑婷带到想要到达的地方。
当然,所有的成果都离不开背后脚踏实地的付出。张淑婷早在今年一月份就收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学全奖博士的offer。对她来说,攻读博士是心中早已埋下的种子。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早在研究生入学之初,她就在做准备了。“也不是说想要在学界取得什么成就,只是想拓宽自己的视野。”谈起这一目标的初衷,淑婷非常坦诚。博士期间,她将参与家庭金融相关的研究项目,这一方向更偏向于金融学。在淑婷看来,这一方向很符合她的个人预期,“研究的问题比较实际,并且能看到更多不同的东西。”
对于未来,她非常洒脱,“我目前的想法是期待能成为一位经济学教授。”把自己多年来所学的知识用到实处,也能在培养新的经济学人才中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正是淑婷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