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问政暨南”第二十一期:农业保险理论基础、政策逻辑与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2021-04-15
摘要农业保险是具有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及精准扶贫等多项利好的有效支农政策手段。

近年,在中央财政补贴政策支持下,我国农业保险积极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稳定农业生产、维护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21年4月13日,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张跃华教授受邀作客我院“乡村振兴大讲堂”活动,以农业保险为核心内容,为我院师生带来题为“农业保险理论基础、政策逻辑与乡村振兴案例分析”的讲座。

张教授通过文献回顾系统梳理了农业保险的理论基础,并以农业保险的实际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农业保险在乡村振兴中如何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对农业生产进行支持。

首先,张跃华教授在讲座伊始介绍了农业保险研究的基本方法。作为经济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农业保险研究既综合了保险经济学和农村金融等经济学方法,又依托于广泛的田野调查,以弥补现有微观数据库的变量不足。农业保险研究通常以农业保险为自变量,考察其对农民生产行为(如收入、生产规模、食品安全质量等)的影响,从而证实农业保险作为财政支持手段的有效性。

接着,张教授简要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实背景。随着中国加入WTO,在粮食进口影响中国粮食竞争力的背景下,农业保险作为WTO规则所允许的农作物收入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农业生产受灾时保护农民收益安全,降低农作物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此后农业保险的政策作用得到进一步重视,2004年至2020年,中央1号文件连续17年明确指出要尽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我国农业保险大部分保费由政府承担,本质上作为国家的农业支持政策,农业保险被赋予较强的政策目的。在这一部分介绍中,张老师还通过三亚台风影响水稻育种产量的例子,对比差异化种植等传统风险规避机制与农业保险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

其次,张老师带领大家回顾了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史及相关研究演变。上世纪30、40年代我国出现零星的农业保险试点;1950-1958年,这一时期国家意识到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开始通过保险公司提供农业保险项目;1980-2002年是国内农业保险大发展阶段,保费增减与政策密切挂钩;2004年至今,农业保险得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央1号文件连续多年指导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和制度建设。但从研究演变看,早期国内农业保险相关文献相对贫乏,现阶段国内农业保险研究有了一定发展但仍处于较低层面,多为从政治角度考虑的政策性探索,缺少从经济角度出发的实证研究。

接下来,在理论介绍的基础上,张跃华教授重点分析了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张教授首先简单回顾了传统保险需求理论、国内外农险需求理论等农业保险需求相关文献,然后以实地调查案例为依据,介绍了农业保险需求的相关结论。中国农业保险需求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解释:一是农户收入低、预算约束紧,导致保险购买能力差,同时农业风险也并非影响农户生活的最主要因素;二是农户对农业保险了解不足,或由于保险公司个体失信行为降低了农户信任度;三是农户通过农业保险分散农业生产风险的成本过高,更愿意采取差异化种植、人情理往等传统保险机制;四是农户的风险态度趋于中性,收入越低的人越不害怕风险。从需求分析可知,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加强农户对农业保险认知、改善和创新农业保险险种设计等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此外,张跃华教授对农业保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总结,主要包括农业保险特殊性(活标的物)、农户与保险公司的信息不对称、农业风险的系统性风险问题以及政府干预的挤出效应等其他因素。

最后,张教授以农业保险创新案例分析作为讲座结尾,向大家介绍了“农业保险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这一案例。在该案例中,保险公司对病死猪的赔付高于市场上死猪收购价,会提高农户购买农业保险以降低死猪成本、实现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积极性。张教授总结该案例指出,农业保险是具有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及精准扶贫等多项利好的有效支农政策手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