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东莞日报》访卢晶亮:保持高效率发展的动能在于坚持创新驱动

2020-11-02
摘要能否保持发展动能的高效率,关键就在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高新技术的创新主体就是企业,就是人才。推动“双创”对于东莞来说正当其时。

编者按:

10月26日,《东莞日报》B02版刊登文章《推动“双创”壮大发展新动能》,文章采访我院副院长、副教授卢晶亮,就为什么中国以及东莞需要“双创”、如何克服“双创”痛点、东莞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等方面发表看法。他表示:能否保持发展动能的高效率,关键就在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高新技术的创新主体就是企业,就是人才。推动“双创”对于东莞来说正当其时。


01转变增长模式,推动“双创”势在必行

为什么中国需要“双创”?为什么东莞需要“双创”?

卢晶亮:我国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原因有三。第一,“双创”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的新旧动力在转换,需要从强调要素投入转向强调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创新对于技术进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重大。第二,“双创”对于稳定就业发挥重要作用。“双创”催生了大量市场主体,创造了众多就业岗位。今年在疫情和世界经济衰退冲击下,稳定经济基本盘,实现恢复性增长至关重要,其中“双创”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双创”是应对外部压力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面临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在核心技术方面存在短板,必须扭转核心技术“卡脖子”的被动局面,科技发展必须向自主创新模式转变,“双创”在其中同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东莞实现增长新旧动能的转换,同样需要大力推进“双创”。目前,全球经济放缓、海外疫情持续,对于东莞经济的影响很大,在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发展格局下,东莞也必须找到新的增长点。能否保持发展动能的高效率,关键就在于能否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高新技术的创新主体就是企业,就是人才,对于东莞来说,推动“双创”正当其时。


推动“双创”,打通政策服务“最后一公里”

有人认为,“双创”面临着信息不对称、人才缺乏、资金紧张等几大堵点和痛点。您如何看待这些痛点、堵点?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卢晶亮:“双创”是一个系统工程,政策实施涉及到多个部门,各级政府。从2015年6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出台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的有关双创的政策性文件数以千计,这里面涉及不同的创业人员(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涉及不同部门的政策协调配合。不同类型的创业人员需要的政策支持不同,面临纷繁的各类政策文件,才会产生这种感觉,实际上可能是没有找对部门,优惠政策和需求没有有效匹配。解决这些痛点、难点,需要加强各级政府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明确职责划分,明确任务分工,加强政策宣传,全力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做主角也做配角,走特色“双创”之路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业创新高地,东莞能给“双创”企业、人才提供什么优势条件?东莞如何在广深之间,找到适合自身定位的“双创”路线?

卢晶亮:东莞的优势在三方面:一个是地理位置,东莞是大湾区东西两岸之间的纽带,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中部;二是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产业技术工人储备;三是有力的政策支持和高效的服务环境。东莞的地理位置和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是东莞的优势。东莞是制造业中心,产业集聚,供应链完整,可成为创新驱动的“实验地”,成熟的技术成果转化可向广东其他地市推广。因此,东莞适合成为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器,适合高端人才和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本文首发在东莞日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