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谢佳欣:师范生公费教育缓解信贷约束,吸引高分考生

2019-09-23
摘要丰厚的薪酬所产生的对工作岗位的珍惜比“公费生”头衔所激发的使命感和自豪感更能激励青年人投身教育事业。

作者:谢佳欣 (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助理教授)

 2017年,我国将实施已有十年之久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调整为“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除了履约任教、激励措施、条件保障等的条款变得更加灵活之外,从“免费”到“国家公费”的名称升级,更是旨在增强师范生就读师范、毕业后当老师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始于2007年的免费师范生政策规定,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这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师范生将享受学杂费全免和生活补助的待遇,同时必须在毕业后回到生源地中小学任教十年。根据光明日报报道,“截至2017年,已累计招收免费师范生10.1万人,在校就读3.1万人,毕业履约7万人,其中90%到中西部省份中小学任教,许多中西部地区中小学实现了接收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毕业生“零的突破”。该举措为地方源源不断补充了具有较高素质的优秀教师。”

 教师素质对教育质量至关重要。经济学界关于教师素质对学生成绩和长期收入影响的研究早有累积近年来基于更丰富的个人数据和更严谨的研究设计也产生了新的实证证据。经济学界和教育界的一个共识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其任教之前的某些个人背景和特征高度相关。也就是说,选择恰当的人进入教育行业是提升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加入教师队伍的主要人群来自于各层级师范教育的学生,因此师范教育就成为了政府运用政策工具的对象。一种常见的政策就是向师范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包括低息贷款、教育补助或者奖学金。比如,英国、美国政府就有面向全国师范生的资助项目,这类政策工具在师资力量匮乏的地区特别受到青睐。但目前学术界还缺乏关于这类项目是否能有效提高教师素质的证据。

 我们的研究基于2005年至2009年全国共38所一本师范院校各专业的录取信息,考察了我国免费师范生政策对提高师范生素质的作用。通过双重差分法,我们发现在实施免费师范政策的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里,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录取的(以标准化的专业平均分和最高分来度量的)生源素质之间的差别,在2007年(即政策开始当年)之后显著扩大(图1(a)1(b))。由于非师范专业的入学成本不受政策影响,因此可以认为如图1(a)1(b)所示的两类专业之间生源素质差别的扩大是源于政策导致的师范专业的生源素质的提高。为了排除一些全国性的不同行业吸引力随时间发生变化的影响,我们进一步使用三重差分法考察师范和非师范专业之间生源素质的差别变化,在6所实施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师范院校和32所不实施该政策的师范院校是否有差别。如图1(c)1(d)所示,在不受免费师范生政策影响的32所师范院校里,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之间生源素质的差别并未在政策实施前后发生如6所政策实施院校那样的明显的变化。这说明,6所政策实施的师范院校中,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之间生源素质的差别确实是由于免费师范生政策所引致的。更多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免费师范生政策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影响更大,对受到信贷约束更强的群体更有吸引力,比如非独生的农村考生,特别是非独生的农村女生。这说明,这项政策主要是通过放松高中毕业生在进入高等教育时的信贷约束来吸引人才加入到师范队伍中来。


  

(图一, 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生源素质差别在政策前后的变化)

 诚然,拥有更高高考分数的学生并不必然会成为优秀的教师。比如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副局长谭艺琴就指出“有部分城市毕业生上免费师范生后思想就相对放松,学习不刻苦,学业不精通。在实际工作中,免费师范生德能勤绩诸方面普遍不如公开招聘的教师,极个别甚至无法胜任教师工作。” 提升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还是增加教育经费,提高教师的待遇。毕竟,丰厚的薪酬所产生的对工作岗位的珍惜比“公费生”头衔所激发的使命感和自豪感更能激励青年人投身教育事业。但鉴于改革教育系统的薪酬体制和大幅提升教育投入的复杂性(图二),免费师范生教育确实是一项能在短期内有效提高师范生素质的政策手段。

  


(图二,2007-2017年教育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比例变化趋势)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