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胡颖尧,现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济系教授,德国劳动研究所(IZA)研究员,暨南大学讲座教授。曾任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经济系助理教授,美 国哈佛大学经济系、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经济系访问学者。胡颖尧于199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 位;2001年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学硕士与经济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微观计量经济学及 其在劳动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应用、测量误差模型、潜变量模型及非参数识别技术。研究成果发表于American Economic Review、Econometrica、Journal of Econometric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等著名期刊。曾获得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2013年Kuznets Prize最佳论文奖,Journal of Nonparametric Statistics 2010年最佳论文奖。胡颖尧还担任Journal of Econometrics、Econometric Reviews、Econometrics Journal、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等期刊的副主编。
“我对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充满期待与信心,未来我将加强与暨南大学的合作研究,帮助暨大学子开阔国际视野。”6月22日,胡颖尧从暨南大学校长胡军的手中接
过聘书,佩戴上了暨大校徽,从此成为暨南大学的讲座讲授。这是经济与社会研究院(IESR)的一大喜事,更是暨南大学的一大喜事,因为这样一位在学术界久
负盛名的学者的加盟,势必为暨南大学经济学科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IESR借此机会,对胡颖尧教授进行了专访。
走出大漠
“如果没有搞研究的话,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司机。”想不到这位多次在顶级经济学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经济学家曾经竟有如此“淳朴”的梦想。不过,这对于一 个从小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来说,似乎是一件顺其自然又拉风的事儿。1972年,胡颖尧出生在新疆北部塔城地区的和丰县,他的父母从上海过来支边后就一直扎 根在大漠,扎根在和丰县农十师184团,他就在那里长大。在那里,他一出门就能看到遍地的野草与沙漠,从没离开过这个相对闭塞、落后的第二故乡。
直到初一,父母带着他返乡,这是他懂事以来第一次领略大城市的风貌。那时的上海,已经是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大城市,各方面的发展都遥遥领先国内其他地方,
与胡颖尧同龄的学生能够享受更好的教育条件与教育环境。这是他所在的新疆小县城无法企及的,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让他感到震撼,这段回忆对于他来说至今无
法抹去。从那时起,他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要好好读书,上好大学,这是唯一的出路。
1989年,胡颖尧终于等到了改变命运的机会。那一年他参加高考,尽管清华大学在北京招320人,在新疆仅招15人,但是胡颖尧还是凭借优异的成绩,顺利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录取。终于,他走出了大漠。
经济学就该是一门严谨的科学
虽然被清华大学录取,但是胡颖尧一开始被录取的专业是水利学,这并非他心中所愿,他真正感兴趣的是数学。为此,胡颖尧从县城坐几个小时的汽车到乌鲁木齐, 请求招生老师将他调配到能发挥他数学特长的专业,他的真诚感动了招生老师,答应把他转去经济管理学院。而那时已是深夜,他差点无法坐车回家,但是他认为能 够去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也是值得的。
在胡颖尧读大学的时代,中国的经济学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课程教学难度不大。从那时起,胡颖尧就燃起了将数学与统计学方法应用于经济学研究的兴趣。同时, 受到身为数学老师的母亲的影响,他认为做经济学研究依旧要把数学用的更严谨,“像一门科学”。
就这样,胡颖尧从清华经济管理学院毕业后,又被保送至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就读国际金融专业。在那里他结识了一位好朋友,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冯帅章 教授。毕业后,两人放弃了金融业的高薪工作机会,双双选择赴美深造。对数学有着强烈兴趣的胡颖尧,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的同时,还修读了数 学硕士学位。这也与美国的经济学教育注重定量研究有关。“我觉得你要把经济学做成科学的话,还是需要数学。”因此,胡颖尧在选择学生时,也会比较看重学生 的数学思维与严谨性。
胡颖尧教授
研究需要“睡懒觉”
如今,胡颖尧已经是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Econometrica、Journal of Econometric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等著名期刊发表过多篇论文的“高产”经济学家,可是说到做研究的秘诀时,他却云淡风轻地说:“我觉得我思维最灵活的时候,就是早上赖床 的时候。”在胡颖尧看来,搞研究并非想象中的苦不堪言,放松的心态与平衡的生活方式最为重要,但这一切的前提在于兴趣与持久的热情。
“听着我的妻子和孩子在楼下做饭、玩耍的声音,我在楼上做学术研究才能安心,才能有更多的灵感。”在胡颖尧的观念里,家庭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三个孩子是 他目前的生活重心,更是他研究灵感的源泉。“有时候研究的关键步骤要长时间思考,灵感可能来自于你赖床或者度假的时候。”
不过,他在管理家庭方面也依然会运用到经济学思维,会更加关注教育方面的研究发现。例如,他会将微观经济学中的“Principal-agent model(委托代理理论)”运用到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他会帮助孩子自己去寻找动力,而非一味地引导与推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认真用心地做好一件事。
工作之余,他喜欢打乒乓球、陪太太看电影等等。“enjoy life”是他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我没期望做多大的贡献,但这个事情我做的开心做的顺手我就继续做。”
没错,做事开心是胡颖尧愿意付出心血的前提,此次成为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的讲座教授,让他愿意每年抽2-3个月的时间飞来广州,也是他与经济与社会 研究院院长冯帅章教授多年的友谊与愉快的合作经历造就的。“交流顺畅非常重要,我和冯老师很熟,之前我们是同窗好友,也曾经合作发表论文,所以我对于到 IESR很期待。”对于未来的合作,胡颖尧与IESR都充满信心。
胡颖尧教授与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冯帅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