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VU University Amsterdam)王芷苓博士正式受聘我院助理教授。王芷苓将于2016年8月获得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VU University Amsterdam)经济学博士学位,此前她于2011年获得中国厦门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统计学专业),2013年获得荷兰丁伯根研究院与阿姆斯特丹自 由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她的研究领域为人口流动,劳动经济学,区域与城市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现有一篇论文即将发表于国际期刊Spatial Economic Analysis。
从阿姆斯特丹到华盛顿,广州是王芷苓即将生活的第五座城市。谈到花城,王芷苓也笑开了花,曾在厦门这座幸福感爆棚的城市度过了大学四年,如今又回到南方沿海城市工作,她感到既熟悉又充满期待。而吸引她回到这里的正是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IESR,能够成为 IESR创立伊始的第一批开拓者,并参与到中国城乡人口流动的数据库建设和分析中,是她现在感到最兴奋期待的事情。
读书会上的启蒙
与流动人口研究的第一次“结缘”是在大三时的一个读书会。当时还是厦门大学计划统计系三年级学生的王芷苓是个爱旅行、爱户外的疯丫头,喜欢满世界地跑。旅 行中会接触当地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候鸟”一族,他们中有在上海工作的深圳人,有在欧洲生活了20多年的美国教授。这些人离开故土,在陌生的城市甚至国家 选择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这在当时的她眼里十分有意思,却不太明白背后的原因。
直到那次读书会上,厦大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的经济学教授透过中国城市研究和地理经济学的视角,解释了经济动因如何促使人们到不同地方工作、人们又是如何选择 城市等问题。这些研究文献深深吸引了王芷苓,原来看似枯燥的经济学理论能够为人口流动迁徙现象作出科学理性的诠释。
读书会结束了,但她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究没有终止,想要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当大多数年轻人还在面临毕业的选择迷茫时,王芷苓已早早定下了明确的目标 ——申请经济学博士。最终择校时,虽然手里还有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的硕士offer,但她很确定自己未来的大方向,因此非常坚定地选择了丁伯根研究所 提供的两年研究型硕士+三年博士的项目,立志要在学术路上走到底。
在她看来,这是一个小而精致的研究型硕士项目,每年在全球仅招收25名左右学生。丁伯根研究所(Tinbergen Institute)是由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阿姆斯特丹大学(University of Amsterdam)和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VU Amsterdam)的经济系联合创立的。完成前两年课程和论文后,博士阶段的研究方向和导师选择方面自由度都很高,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申请这 三所大学。
从阿姆斯特丹到华盛顿
两年研究生训练后,王芷苓顺利升入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空间经济学系攻读博士,研究领域为欧洲移民问题。读博道路之艰辛,许多是此前未曾预料到的。她把这 个过程比作船只航行于黑暗的海面,常常是前方不见灯塔,身后已远离大陆,茫茫一片海域上无法回头,“有时候一两年的时间在论文上没有任何进展,要出来就是 那么一下子,可是你得熬。”
在熬得艰苦的博士阶段,她遇到了学术生涯中另一位对其影响重大的导师。在一次常规的seminar上,王芷苓和一位坐在身边的老者聊起了自己正在做的有关欧洲移民的论文。虽然论文在当时还完全只是初稿阶段,很多想法也不尽成熟,但当时她因为找到了一个和善的倾听者而讲述得兴致盎然。在听完她的一番“兜售” 后,这位老者平静地从本子上撕下一张纸,一边写下姓名和邮箱一边告诉她:“如果你想来美国转转的话,发邮件给我。”
她完全没想到的是,这位碰巧坐在她身边的学者正是美国移民研究学界的一位知名人物,乔治华盛顿大学(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的经济系主任Barry R. Chiswick教授。一场偶遇的聊天促成了她日后去美国访问的机会,也正是与美国学术圈的交流碰撞,让她跳出几年来在单一领域研究的框架和范式,对博士阶段的整体研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在美国的半年可谓是学习最如饥似渴的一段时光,每天都处于朝九晚十一的工作状态。在与美国的其他博士生和教授们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她完成了博士阶段的第三篇论文,第四篇论文的构想也基于此衍生而出。
“按理说写前两篇的时候就应该规划好整个dissertation structure,但这对刚开始做研究,还没有完全涉猎领域中所有文献的博士生来说,其实很困难,大家都是慢慢摸索中逐渐清晰的。”王芷苓说,“我也是直到在美国完成了第三篇以后,脑子里的框架才清晰起来,并知道如何将它补充完整。”
临行前,Chiswick教授把自己新出版的“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送给了王芷苓。“特别感动的是,我拿着书走出办公室已经好远了,他突然跟着追出来说等等,给你签名留个念吧。”在她看来,美国之行是自己学术生涯中非常宝贵难忘的经历。
更喜欢做开拓者
今年8月,王芷苓即将完成博士学业,迎来人生的新阶段——开启在IESR的工作。长期关注欧洲移民问题的她正逐步将研究视野转向国内,虽然研究对象和环境 都有了极大的转变,但正是基于此前扎实的欧美经济类文献的涉猎和科研积累,使她对接下来的挑战成竹在胸。
“国内对‘移民’的关注点不同于国外,往往指城际、省际间的人口流动,但研究的经济理论基础是不变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都遵循理性人的假设,基于经 济动因选择流动目的地,关键是要注意中国大环境下独特的一些因素,比如政策调控和户籍制度等。”她说道。
目前,她正在和她的一位合作者研究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医疗保险持有的话题。该研究将考察城市流动人口在来源地和居住地两处的保险持有情况,分析保险持有形式对个人健康长期和短期的影响。
谈及即将在IESR展开的工作,王芷苓的声音中透露出些许兴奋。也许是热爱户外的她与生俱来就有探索世界的冲劲和小小野心,她对IESR最期待的部分正是 做学院成立之初的拓荒者,“我比较喜欢当pioneer的感觉,相比于一个已经成型、需要被指挥着做事的机构,我更喜欢主动性比较高的地方。”
在她眼里,IESR是一片适合年轻学者打拼成长的沃土,能够给予新人足够的自由度和丰富的学术资源。研究院主攻应用经济学,和自己的专业方向也高度契合; 研究院计划在5-10年内成为国内一流的应用经济学学术中心,这也是她想要努力的目标。
此外,让王芷苓觉得很惊喜的是IESR聚集了一批应用经济学领域内最权威的学者和优秀的同仁们。此前她一直想做中国城乡移民的研究,并阅读过这方面领军人 物孟昕老师的很多文章。在申请IESR的过程中,她惊喜地发现孟昕老师位列IESR的学术委员会成员,与此同时知晓孟昕老师和其研究团队将和IESR展开 深度合作。因此她坚信:“这里是很合适我的一个发展平台”。
未来,王芷苓将继续秉承着静心做事的心态,投入到IESR中国城乡人口流动的问卷设计和数据整理中,然后基于数据库,出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文章。
“做好研究、教好学生、心无旁骛”,这是王芷苓理想的生活状态。这条路绝不比读博轻松,但她很有耐心,愿意用四季去耕耘,等它慢慢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