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接轨国际、全英教学,这两年他们收获了什么?

2018-06-05
摘要2018年高考在即,预祝所有考生考出好成绩!欢迎有志于经济学学习的考生报考经济学(国际化创新班),IESR全英教学等你来体验!

回想起刚进大学时,读完一篇英语四级文章都如履薄冰的自己,如今的李蔚已经能主动到海外网站上浏览资讯。而给他带来这一转变的,正是这两年在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以下简称IESR)的全英学习。

和许多习惯于中文授课的中国学生一样,李蔚一度把英文看作接触国际前沿知识的“拦路虎”。“但在IESR的全英培养下,我硬着头皮把英文读下去,久而久之不再觉得语言是很大的障碍,这也使我们得以更自由地接触经济学最前沿的成果、了解更多资讯,这对未来发展帮助很大!”他说。

参照北美一流经济系研究生培养模式,IESR设立的本科专业经济学(国际化创新班)采用全英教学模式,实现教材和教学方法上的国际接轨,力图打造国内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黄埔军校”。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其实是不小的障碍。IESR提出采用全英模式讲解经济学,究竟有怎样的用意和效果?


为什么用英文教材?

英文或中文教材,知识点可能是一致的,本质上只是盛放知识的“容器”不同。不过,有时“容器”的特性也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波士顿大学经济学博士、即将就职IESR的张毅老师,本科就读于密歇根州立大学。对于中英教材的区别,他有着自己的见解。

现代经济学发源于西方,很多经济学术语都由西方文献翻译而来。同时,国外经济学学科沉淀时间较长,发展也更加充分。因此,“对经济学来说,英文教材选择性更多,且往往由经济学界知名教授编写、并经过美国大学的教学检验,更加完善与成熟。”张毅指出。目前,即使是中文授课,国内高校也往往采用英文教材的翻译版本。但是,“中文的表达习惯和语境,可能使专业定义的表达不太精确,而直接阅读英文原文,在理解上能带来不小的优势。”

IESR大二本科生陈思棋对此感触颇深:“直接阅读全英教材相当于直接去跟作者对话,直接理解作者的思想,而不用再通过翻译者这个‘中间人’。虽然很多英文单词能够找出相对应的中文词汇,但将词语放在英文语境中,涵义就产生了细小的区别,而这些细微的区别往往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知识有非常大的影响。”

 

1528165944702083516.jpg

宏观经济学全英授课课堂


中文重归纳,英文重概念


不少同学表示,在刚刚接触英文教学时,学习的效率比较低。“对全英教材一开始我不太适应,在中文里很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如果放在全英的教材里,就显得晦涩难懂,使得学习进度很慢。”

张毅一语中的,这是因为中文与英文授课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中文表达注重归纳总结,因此中文教学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总结知识点,建立经济学的知识体系。然而,学生可能会忽略对单个概念的透彻理解。相反,英文教学非常注重定义,通过对一连串概念的直接叙述,让学生形成对经济学的认识。相比中文教学模式,全英文教学对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建立就会相对较慢。

授课方式区别的背后,往往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张毅坦言,为了适应全英教学,他不得不舍弃在高中时“过分注重整体框架”的学习习惯,强迫自己改变自己的思考模式,对每一个经济学概念和意义进行深入的思考。通过这种改变,张毅得以打下扎实的经济学基础,为之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全英文教学让我能在本科生阶段就探索前沿课题,这也是我成功申请经济学博士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克服学习的“惰性”


对IESR的同学们来说,全英授课无形中给予他们一种推动力,让他们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

“以前用中文课本的时候,容易产生惰性,感觉课前扫一眼就大概知道课本在讲什么了。” 陈思棋笑着回忆道。可如今,她却没办法如此“清闲”。“由于英语并非母语,这种‘扫一眼’的预习方式已完全不奏效,这就‘强迫’我课前要花上一定的时间去预习!”

此外,全英课堂上难免有未能马上理解的知识点,而小的疑点可能阻碍深入理解,这也督促了陈思棋在课后进行知识整理,令她“温故而知新”。大一本科生陈厚全对此深表赞同,“在全英的环境下,我需要课前、课后做大量预习复习,才能完全领会老师所讲的内容!”

被动接受知识、不愿主动提问,也是不少中国学生的通病。这一“惰性”在全英教学模式中也得以克服。据不少同学反映,课堂上不太敢开口说英文,有问题宁可等到下课用中文问,本科就读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IESR副教授史炜建议同学们可以先从一些简单的问题开始,慢慢锻炼起来。

“There is no silly question!”IESR的老师们经常跟同学们这样说,鼓励大家提问。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掌握所学知识,IESR也为每一门专业课设置一位高年级的学生助教,每周老师或助教都有固定的答疑时间。“之前在其他学院,每周没有答疑时间,同学们有问题都是私下解决。”陈思棋坦言,进入IESR之前,她较少向老师提问。“来到IESR之后,慢慢受到身边同学的影响,我也慢慢地开始提问。”她对这样的转变也很开心,“能提出问题这件事情本身就代表着知识在不断被消化吸收,知识体系在不断构建!”

微观经济学全英授课课堂.png

微观经济学全英授课课堂

 

全英授课的教学相长


在教学过程中,张毅也看到,由于国内部分学生存在语言障碍,全英文授课有时会让部分同学不适应,并因此对整个课程失去兴趣。这也督促IESR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让同学们保持学习的热情与动力,IESR定期开展交流分享会,听取学生建议。“老师有时候讲课不是按照课本的思路走,或补充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东西,给复习带来一些困难。”“感觉老师的教学进度有点快,希望可以放慢些。”……交流会上的反馈声音,让学院和老师们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想法,并适时作出调整。

提升全英教学效果,也是老师和同学们相互配合的过程。“为跟上老师的节奏,一定要全程专注。此外关键是预习,自己吸收一遍课文的内容,然后标记好难点,带着难点疑点去听课,会大大提高吸收知识的效率。课上若是真的没听懂,课后就要自己找渠道去解决,这也是一种学习能力。”陈思棋介绍道。

张毅建议,学生要适应全英文授课,除了预习与复习外,对于概念涵义一定要反复思考,确定自己理解到位。

 

多元的收获


IESR很多老师都是国外知名大学毕业的博士研究生,他们多样的经历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陈厚全觉得,老师们从不同国家毕业,通过上他们的课,可以感受到了非常多元的文化和知识体系,“这是最大的收获之一!”

英文教学从某种程度上也给予学生自由获取信息的能力。对很多中国学生来说,英文是他们了解国际前沿知识的较大障碍。而英文教学恰恰打破了这一屏障,李蔚发现,经受住IESR全英培养的考验后,语言不再是障碍,现在的自己可以自由地接触经济学最前沿的成果。

出国深造也是很多同学发展的方向,这也要求同学们适当了解国外的经济社会背景。IESR大二本科生张浩然就觉得,英文原版教材是一个了解外国社会文化背景很好的媒介,“教材的案例更多来自欧美,这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跨文化知识背景。这些案例可能会在将来写论文、或是与国外同学交流时用到。”

此外,全英授课为将来出国留学打下了更扎实的基础。“所学知识的概念和表达方法和国外介绍的一样,不会出现明明学过,但是因为语境不同而产生障碍。”

对于直接选择就业的同学而言,英文能力也能成为职场上的重要加分项。如今,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国际上的工作交流大多通过英语,“在IESR培养到的英语能力必能对日后就业产生积极的影响。”陈思棋说道。


1528165845752062901.png

IESR本科学生合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