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暨南论道”公开系列讲座第14讲:北大教授黄季焜谈全球背景下中国农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2017-11-28
摘要全球背景下中国农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11月22日,“暨南论道”公开系列讲座第14讲在中惠楼106室举行,来自北京大学的黄季焜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全球背景下中国农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精彩报告,现场座无虚席。

1511834185227059459.jpg

讲座现场

       黄教授的报告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全球农业发展的背景;第二部分则梳理了发达国家农业政策演变过程;第三部分对入世以来中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对改革30多年中国农业发展经验进行简单小结;最后一部分总结了近10多年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从而对中国未来农业发展和竞争力进行展望。

首先,从全球农业发展的背景来看。第一,随着收入增长和城市化,高价值食品(如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地方特产等产品及其质量与安全)需求将显著增长,同时农业的多功能需求(生态、景观、旅游、文化等)也将逐渐上升。因此,一方面我国应该充分考虑肉类的需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特别关注畜牧业生产以提高养殖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国家应关注高价值食品和农业多功能在增值和减缓农业萎缩趋势上所发挥的作用。第二,全球耕地、水资源等与人口分布不一致。如我国耕地占全球8%,但人口占全世界20%,我国在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所以贸易对于全球与区域食物安全十分重要,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第三,全球食物生产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对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未来农业增长将主要依赖于生产力增长,并且这些国家农业的发展对于全球而言非常重要。

1511834218970045098.jpg

黄季焜教授

       其二,回顾发达国家过去三十年的农业政策演变过程可以发现:第一,许多发达国家农业政策从政府干预逐渐转向市场化决策;第二,扶持方式从巨额补贴转向关注农业生产力、农产品质量和环保投入等。总体而言,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关键的政策目标,这对我国具有重大启示。

       其三,黄教授通过计算显示性比较优势(RCA)、对比农产品国内与到岸价等方法,分析了进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他指出RCA指标所衡量的比较优势并没有体现政策干预的影响,在剔除了政策干预之后我国的粮棉油糖和猪禽肉等大宗农产品显性比较优势都显著下降,尤其是玉米。所以对于我国而言,简单给予粮棉油糖等产品以市场干预和价格支持,结果只能是降低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在未来我们既要保证蔬菜/果树、养殖等比较优势产业的继续发展,同时应加快促进特色、多功能的农业的不断完善,其中最主要的是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

       其四,从改革30多年中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市场改革和农业投入是我国农业发展主要的驱动力。第一,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土地制度面临着进一步的改革,但不可否认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第二,以棉花生产为例,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使得棉花保持了较高的TFP增长率;第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业发展方面进行了一步步的市场化改革,这些改革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益、降低了农业投入品价格、增加了农产品竞争力,从而提高了农民收入;第四,我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投入,这些投入为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提供了诸多便利。

       最后,黄教授总结了近10多年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第一,农业依然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何权衡生产与污染二者关系?第二,即便农业发展迅速,但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存在而且并未显著缩小;第三,大致从2003年开始,我国食品贸易就一直处于净进口的状态。对此我国已经在水资源、耕地、农业技术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了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同时我国的农业改革目前仍在逐渐推进之中。

       临近报告尾声,黄季焜教授对师生提问进行了精彩的回答,赢得阵阵掌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