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9日,来自香港中文大学Jimmy Chan教授作客“暨南论道”公开系列讲座,分享了题为“The institution of merit: a Chinese case study”的报告。
Jimmy Chan教授
Jimmy Chan教授指出,大学是许多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机制,以何种方式选拔学生一直备受争议。在中国,这个问题具体表现为各省之间的高考招生配额问题。由于各省的高考难度不一致,各省间的高考成绩不可比,中国的大学也很难以统一的分数标准进行招生。对此,中国大学在各省间分配了招生名额,即在不同的省份招生不同数量的学生。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种招生名额在各省间的分配是否公平。 比如,人们常常抱怨北京和上海等地的985和211大学在高考招生过程中存在对外地考生的地域歧视。
为了研究中国的985和211大学是如何对不同省份的考生进行选择的,Jimmy Chan构建了一个能体现高考制度特征的模型。在模型中,大学主要关注考生的质量,并假定不同省份的生源质量存在差异。模型表明,在均衡状态下,每所大学都应设置入学配额,使得各省的边际入学的学生质量相等。这意味着大学应该为生源更好的省份分配更多的招生名额。
Jimmy Chan使用了一百个中国顶尖大学的高考招生配额和最低录取分数线进行模型估计。结果显示,不同的大学对各省份间的生源质量有着相同的排序,即认为某省的生源质量更优的看法不仅仅存在于一所大学,其他大学也持相同看法。另外,各省间的考生平均质量有相当大的差异,具体而言,初高中教育支出大省(如北京和上海)的生源质量明显更好。研究还发现排名较高的大学和地方性大学更偏向于招收本省考生,但这种偏好的程度相对较小。最后,Jimmy Chan使用了反事实分析的结果说明,去除大学在高考招生过程中存在的地域歧视并不能显著改变目前的招生名额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