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暨南论道”公开系列讲座第20讲: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赵金华教授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经济学:经验与展望

2019-07-09
摘要Economics of Adaptation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Past Lessons and Future Strategies

2019年4月11日,密歇根州立大学赵金华教授作客“暨南论道”公开系列讲座,分享了题为“Economics of Adaptation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Past Lessons and Future Strategies”的报告。

微信图片_20190416145020.jpg

赵金华教授

赵金华教授结合现有文献指出:气候正在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由于人类以及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尽管存在区域差异,但全球平均温度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人们正在经历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种种影响,而这些影响涉及全球生态系统、人类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因此,人类需要立即采取相关行动以减少温室气体(GHG)的排放,进而抑制灾难性的温度上升趋势,尽可能将本世纪末的温度上升控制在2度以内。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本世纪末的全球平均温度将上升5度,远超过目标温度。

当下主要有两种方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排(mitigation)与适应(adaptation)。减排指的是降低GHG的排放量,这一行动具有全球性的特点,需要各国之间的协作。减排意味着国家可能需要降低经济发展速度,而且由于遏制气候变化是种公共品,这导致大部分国家没有动机执行减排任务。尽管各国最终达成《巴黎协定》(Paris Agreement),但此举并不能保证实现预期的温度控制目标。而适应指的是基于现在及未来的气候变化所采取的应对性策略,在局部具有正外部性,更强调国家内部之间的协作以及国内政府的努力。现有的适应行为一方面是对新技术的研发和采用,另一方面是在制度层面进行调整与优化;当气候变化已经造成难以适应的后果时,迁移便成为一种“终极”的适应手段。根据具体的情况,减排和适应即可能是替代品,也可能是互补品。

赵金华教授指出,目前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主要在适应问题方面。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他指出了适应问题中的几个关键点。一是个体动机驱动新技术实施和传播,所以需要更加关注个体的回报。二是各类不确定性阻碍了技术实施和传播,而通过提供官方信息、回报保证、后续服务、灾难保险以及签订风险分担协议等手段能够有效降低不确定性。三是制度能够决定适应的结果,而且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一样重要。一旦能够用于适应策略开发的资源相对匮乏、技术手段受限,有张力的制度将成为气候变化适应成功与否的关键。

赵金华教授还结合自己的研究探讨了气候变化适应问题中可能存在的挑战。在强调正确信息引导的重要性时,他提到美国氮肥使用不当的例子。美国农民主要从肥料供给商得到关于氮肥的信息,并选择相信这些供给商而不是相对客观的农业推广服务部门,这最终造成氮肥滥用。而在讨论新技术可能导致的意外后果时,赵金华教授以美国新灌溉技术应用为例。美国奥加拉拉地区的地下水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但过度灌溉导致地下水水位逐年降低。为了缓解用水危机,美国于8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LEPA技术(低耗精准灌溉)。该方案有效地提高了水利用率,却并没有真正地缓解用水危机。水利用率升高带来的经济激励反而诱使农民扩大灌溉面积、种植高耗水作物,并最终导致总取水量继续升高。最后,赵金华教授讨论了未来气候变化适应策略的设计原则。首先,现在的适应策略要为未来潜在的适应策略提供更多可能。其次,适应策略的设计需注重跨学科研究。人们需要认识到,技术进步并不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并且有可能产生不合意的意外后果。除了供给侧的适应,引导需求侧进行变革也应成为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以上这些认识对于中国制定适合自己国情的气候变化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