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0日,香港浸会大学助理教授翁韡韡为暨大学师生开展了一场以“公平的配额制度是否真的公平”为主题的公开讲座,这亦是经济与社会研究院2016年举行的最后一场讲座。
香港浸会大学助理教授翁韡韡
在讲座的开始,翁韡韡老师给大家阐述了她所观察到的现象 ,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广泛存在着的对本地与非本地生源的名额分配制度,在中国就存在着基于省份的配额政策。与此同时,优待当地生源的政策也是被认为普遍存在于各地的,诸如美国与香港。以发展中国家为背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这种优待本地生源的做法则引起了相当大的社会争议。作为社会大多数的来自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公众对所谓“基于人口或考生数的按比例“公平”分配名额的配额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这看似公平的配额制度是真的公平吗?这便是翁韡韡老师所研究的问题。
随后,翁老师为在座师生讲述了她的研究框架,并以此来回答如何协调学校与潜在受益学生之间的分歧,为什么学校会坚持优待当地生源的政策以及应不应该实行配额制度等关键问题。翁老师分别从学校视角与学生视角建立模型来比较不同形式的名额分配方式。模型中考虑了来自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学生竞争入学分别位于两地区的不同质量的学校的情形.经过一系列分析,翁老师发现对于发达地区的顶尖学校来说,实行本地生源优待政策较实行公平配额制度来说更有利于学校提高整体招生质量;而位于相对落后地区的优秀学校在顶尖学校实行本地生源优待政策的情况下也倾向于采取同样的做法。对于落后地区的学生"整体"而言,看似公平的平等配额政策很可能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不但该地区学生被优质学校录取的整体人数相对于无任何政策干预时较低,还会增加区域间匹配的不稳定性。
最后,翁老师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她认为相比于该如何实施真正公平的配额制度,多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引入配额制度来促进区域间的教育公平是更值得政策制定者思考的问题。也就是说,更重要的是要在更早的阶段着力促进教育公平以及设计更加有效并准确的方法去评估学生的素质,而不仅仅依赖于最后的名额分配制度本身。
翁老师的讲解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让我们对中国的教育公平问题与招生制度有了更深的思考与见解,这次讲座令在场师生收获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