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助理教授李书娟
今年,教育部、国务院先后发文整治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学生学业负担重,家长焦虑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当前培训机构涨价的情况也很明显。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培训机构的定价是否合理?如何从根本上治理培训过热?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助理教授李书娟的分析如下。
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为什么学生学业负担依然重、家长依然焦虑?
2018年年初,四部委联合下发整治校外培训机构通知,经过各地各级政府、各部门的分阶段专项治理(排查摸底阶段-集中整改阶段-专项督促和检查阶段),的确取得了一定成效,其成效主要体现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经营及服务质量上。截至2018年11月30日,全国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401050所,查出存在问题机构272842所,完成整改211225所。对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整治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校外培训的质量,具体体现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设立、经营及培训内容的限制等方面,提高校外培训机构的准入门槛,规范其设立流程,提高硬件及软件设施要求。上述措施对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经营活动、提高培训质量确实是有利的。
但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治,并不能根本解决学生学业负担重、家长焦虑的问题,其原因在于在目前的升学制度下,中小学生普遍面临的升学压力。巨大的升学压力导致学生对课业辅导的需求陡增,而这一需求又进一步催生了大量的培训机构。学生对于校外辅导的需求来源于“小升初”、“初升高”甚至幼小衔接的压力。一方面,各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许多学校尤其是教育资源好的学校仍然采取“掐尖”的方式招取学生,而且学习成绩仍然是最主要的衡量标准;另一方面,家长普遍希望子女能够进入教育资源好的学校就读,因此会想方设法提高子女学习成绩的竞争力。校外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几乎成为了家长们期望提高子女学习成绩的唯一方式。因此,只要现有的以考试成绩为衡量标准的人才选拔方式没有变化,学生对于校外辅导的需求就仍然大量存在,学生的学业负担就会依然沉重,家长也会焦虑依旧。
当前培训机构涨价的情况也很明显,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培训机构的定价是否合理?
经过大范围的严格整治后,校外培训机构涨价符合一般经济规律,需求没变,供给减少了,价格自然提高。一方面,学生面临的升学压力依旧,对校外辅导的需求仍然很大。以广州为例,据广州市教育局局长樊群介绍,广州在2018年5月份摸排校外培训机构6000余所,排查中小学校1200多所,统计参加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近26万人。按照《2016广州市教育统计手册》数据,中小学在校生数量147万计,每5到6位中小学生中就有1位正在上校外培训班;另一方面,培训机构经过整治后,不少培训机构面临整改不能营业,而新培训机构进入门槛又提高了,导致市场上提供的培训服务减少。根据基本的经济学原理,这意味着校外培训的需求没变,但供给减少了,价格自然就上涨。
关于培训机构的定价是否合理,尽管现有价格是市场决定的价格,但显然也是存在扭曲的价格。根据现在的市场行情来说,从家庭负担的角度,培训机构费用对大部分家庭都形成了负担,不仅是经济负担,时间成本也很高。培训机构的存在具有其合理性,只是培训市场仍然需要更规范化,引入更多的良性竞争以及服务方式多样化。在此,也进一步呼吁国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
某培训机构外,家长们正在送孩子去上课(图片来自网络)
如何从根本上治理培训过热?
培训热的根源主要在于对培训的需求巨大,因此如果要从根本上治理培训过热,还是得从减少对校外培训的需求入手,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升学制度及人才评价标准的制度设计上。具体地,一方面,应当尽量解决优质教育资源的供需不平衡问题,正是因为学校存在优劣之分,大家才想尽办法进入教育资源好的学校,参加校外培训就是主要手段。另一方面,教育的本质是培育健全人格,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义务教育阶段,孩子的身心健康及创造能力远比琐碎的知识重要得多。回归教育本质,需要家长、学校、企业甚至国家在教育的最根本理念上达成共识。
高质量的发展依赖于创新驱动,创新只有可能来源于人才,更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更好的个人发展机会才能培养出更具创新精神的人才。回归教育本质,为孩子铺就更广阔的人生路,将给家庭带来更多获得感,也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