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名师讲堂第5讲】新加坡国立大学Sumit Agarwal教授:Access to finance/credit, banked and unbanked

2018-10-30
摘要2018年10月22日-25日,“名师讲堂”第5期课程邀请到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系刘德光杰出讲席教授、经济与社会研究院特聘教授Sumit Agarwal开讲。

2018年10月22日-25日,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名师讲堂”第5期课程顺利开讲。本期课程邀请到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系刘德光杰出讲席教授、经济与社会研究院特聘教授Sumit Agarwal为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Access to finance/credit, banked and unbanked"和"Consumptionand Debt Response to Monetary Policy: The Debt Service Channel"的课程,吸引了大批师生学习交流。

1540884113900008357.jpg

课程现场


在题为“Access to finance/credit, banked and unbanked”的课程上,Sumit教授通过展示2014~2017年印度银行账户数量的剧增现象,以及部分账户活跃度较低的统计矛盾,突出该问题讨论的必要性。通过以上的背景介绍,教授认为研究者在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之前,应该通过对各个可能的重要因素进行描述性统计,然后先发现其中的矛盾点或差异点,最后再开展研究。接着,教授正式讲解他的研究论文。在研究方法上,教授采用了“倍差法(DID)”和“人工控制组”的技术路线,并基于优质的微观金融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在课程中,教授提到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也是类似的事件,是很好的经济分析题材。在展示的过程中,教授建议研究者使用热力地图来更好地展示变量的地理分布。并且,关于什么是好的实证研究,他希望是包含 “Great Identification, Great Data, Great Economics Question”这三个要素。最后,教授认为,兴趣驱使他对该研究倾入心血,这也是他持之以恒的原因。

1540884138486083312.jpg

Sumit Agarwal教授


在题为“Consumption and Debt Response to Monetary Policy: The Debt Service Channel”的课程中,Sumit Agarwal教授着重介绍了进行实证检验会遇到的问题,即识别货币政策时的各种内生性和测度问题。在这篇论文中,Sumit Agarwal教授选取中国的数据进行研究。鉴于中国独特的经济体制,商业银行会完全执行央行的货币政策,所以可以有效解决之前提到的内生性问题。更进一步,Sumit Agarwal教授对中国的家庭消费、央行货币政策对市场利率的强力控制进行介绍,在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周期之后,Sumit Agarwal教授选取了2008年货币政策的大幅度调整作为外生冲击,来识别处理组和控制组。文章的假设为:2008年的货币政策调整,家庭的房贷负担会大幅下降,进而增加家庭的实际收入,刺激消费。利用双重差分法进行检验,Sumit Agarwal教授在模型中同时加入了政策公布效应和政策执行效应,可以看到,家庭消费的系数显著为正,在进行样本匹配、实验期加长等措施后,这一结果仍然成立。在异质性检验中,对只使用现金、信用卡进行限制,并对家庭消费进行分类。最后,用房地产和国有企业的虚拟变量对财政政策的作用进行识别,其系数低于不加入房地产和国有企业且不显著,所以家庭消费上升并不是由财政政策造成的,从而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的结论。接着,Sumit教授又介绍了土耳其的货币政策——识别未预期到的利率政策冲击对家庭金融决策的影响,尤其是家庭对现金的需求以及对消费决策的影响。使用来自伊斯坦布尔的银行总部的数据,搜集POS转账信息以及ATM有关转账和消费的信息。在描述性统计中发现相对于信用卡,现金在土耳其的使用比例更高。这篇文章的基本计量方法为将个体根据消费信息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消费酒精等);地区和宗教不同对于利率的关注度是不同的;使用ATM的频率;“payday effect”;还款日期对cash-on-hand的需求,discretionary 消费以及持久品消费的需求变化。文章的结论是:未预期到的利率改变冲击使家庭平均现金需求降低5.67%,随后的异质性检验为是否接受教育、婚姻状况、性别信息等。文章最后估计了利率消费弹性以及通货膨胀造成的福利成本。

1540884160279055683.jpg

Sumit教授与同学们交流互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