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开展第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活动的要求,2019年3月29日,IESR院长冯帅章为IESR师生们带来了本学期的思政第一课——‘如何理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冯帅章院长
冯帅章院长首先援引了十九大的重要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0年来,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3679亿元迅速跃升至2017年的827122亿元;2012年至2016年,人均国民总收入由5940美元提高到8000美元以上,接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冯院长告诉大家,尽管我国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仍然存在进一步发展的种种问题,处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态。这要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地区/城乡的不平衡不充分。这表现为不同省份之间的不平衡、省内不同地区的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内部不同区域的不平衡。冯院长还风趣的以暨南大学附近的黄埔大道西两侧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来举例。
第二、经济领域的不平衡不充分。这表现为城乡之间的不平等、居民收入不平等、国营部门与非国营部门的不平等……
第三、民生领域的不平衡不充分。冯院长分别从教育领域、流动人口的医疗与社会保障、高房价等方面为同学们举例说明。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不平衡不充分”呢?冯帅章院长从三个方面为师生进行介绍,分别是:
第一、坚持改革开放。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8年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于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越是环境复杂,我们越是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冯院长介绍,这包括两项重要举措,即国企改革、一带一路。
第二、辩证认识不平衡不充分,化危为机。冯院长告诉大家,这一点可以从大国的“保险”功能、发展阶段的梯度转移、生育率下降与人工智能的兴起这三点来进行理解。
第三、转移支付,即地区间通过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对弱势群体的投资、乡村振兴/精准扶贫。
最后,冯院长鼓励师生们不仅要充分认识国情,树立自信,还要认真学好本领,奉献社会。